2021年9月29日由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天津市生態環境局、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共同主辦,北京市延慶區人民政府承辦。生態環境部、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北京冬奧組委有關領導和專家現場觀摩指導的京津冀聯合舉行突發環境事件綜合研究性演練拉開序幕。
丹東瑞特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參與此次突發環境事件綜合研究性演練的其中一員,非常榮幸能參與此次應急救援演練。
此次演練模擬了三起突發環境事故,分別為:連日降雨導致河北省赤城縣某石墨尾礦庫垮塌,造成白河流域水質污染;延慶區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發生交通事故,乙苯進入媯河危及官廳水庫;某企業發生氨泄漏事故,對當地大氣和水環境以及群眾日常生活構成了重大環境威脅。
“事故”發生后,京津冀三地生態環境部門立即啟動聯防聯控機制,聯合開展處置工作,進行多點、多地環境應急監測,通過擋水、排水、引水等綜合手段,對受污染水體進行處置。同時采用大氣、水污染擴散趨勢模擬技術,為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提供科學決策支持。爭分奪秒,跑贏時間,經過三地共同努力,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未對環境產生影響。
丹東瑞特攜帶環境飛行監測系統、污染處置無人機系統、多足越障機器人、水下無人潛艇和手持式多組毒氣分析儀進行此次應急演練。
其中瑞特科技研發的RT-F20環境飛行監測系統,本系統是結合先進的多旋翼無人機飛行技術研發的新一代多功能一體化環境飛行監測系統,結合專業的飛控、數傳、圖傳系統和立體感知系統,能夠實現全天候、三維立體式無死角飛行監測。系統可搭載高精度應急氣體監測單元、環境空氣監測單元、水質監測單元、環境空氣采樣單元、水質采樣單元、地形航測單元、高精度攝影成像系統(1億像素相機)、熱紅外探查攝像系統,還可搭載便攜式質譜儀、高光譜儀等專業環境監測儀器,配備可視化的分析軟件,廣泛應用于大氣環境監測、應急監測、執法監測、熱源(秸稈焚燒)等領域,顯著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風險和成本,為管理者提供及時有效的決策支持。
污染處置無人機系統的起飛重量大于50kg,帶載能力大于30kg,用于無人現場應急處置。
多足越障機器人適用于地面應急監測,可搭載高精度氣體檢測單元、環境空氣檢測單元、環境空氣采樣單元、多種空氣、水應急設備。水下無人潛艇可以用于水中和水上情況的收集,可以在污染源嚴重的水中和水上,在人不方便采樣和收集水質的情況下,水下無人潛艇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演練有三個特點:一是場景更復雜,京津冀三地聯動,采取“集中指揮和多點處置結合、桌面推演和現場演練結合、應急演練和綜合評估結合”的方式,檢驗區域聯動、部門協同的應對能力。二是要素更多元,設置水污染疊加大氣污染突發事件背景,開展多要素,多組分,多手段環境應急調查與處置,為三地突發環境事件聯防聯控探索積累經驗。三是科技更給力,借助突發大氣污染事故應急預警與決策支持技術動態模擬預測大氣污染強度與范圍變化趨勢,實現對突發事故潛在污染風險的動態智能預警,為現場應急監測、事故救援等動態決策過程提供重要科技支撐。
此次演練采用了視頻展示和現場實操相結合的形式呈現。視頻內容展現接報、研判、聯防聯控機制啟動、各部門響應出動等場景;現場實戰部分展現現場指揮部指揮調度、無人機、無人船等先進設備偵測處置、環境質量樣品采樣監測、圍油欄鋪設截污等內容;整場演練檢驗了三地生態環境部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可操作性及銜接聯動的有效性,提升了政府部門、社會單位應對突發環境事件的指揮調度、協同處置和應急救援能力。
此次應急演練過程中,瑞特科技利用環境飛行監測系統、污染處置無人機系統、多足越障機器人、水下無人潛艇和手持式多組毒氣分析儀等多種儀器展示了在應急救援過程中處理問題的應急監測能力,同時與各社會單位之間的完美合作,非常成功的完成了這次應急演練,同時得到了主辦方應急人員的高度贊揚。